由WilliamHill登录阳明学研究中心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郭齐勇教授担任主编、欧阳祯人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阳明学研究》第五辑、第六辑近期由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发行。该杂志为全国阳明学研究唯一的专业杂志。高端大气上档次。自2015年以来在海内外、社会各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哲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心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阳明学研究》第五辑内容分为“总论与纪念”、“东亚阳明学研究”、“阳明事迹考”、“文本辑佚与考证”、“阳明心学探寻”、“阳明后学研究”、“珞珈山空中杏坛实录选登”等板块。
在“总论与纪念”板块中,蔡方鹿以《中国心性哲学论纲》为题,指出中国哲学的心性论是合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为一体的思辨性的道德哲学体系。魏义霞以《论中国近代的阳明学研究》为题,回顾近代哲学家的阳明学研究,指出其对当代的启迪。王兴国以《方克立先生与当代新儒家思潮研究》为题,对方克立先生对当代新儒学的心学思想的巨大贡献做出了深度的研究。
在“东亚阳明学研究”板块中,荻生茂博以《崔南善的日本体验与“少年”的出发——东亚的近代阳明学》为题指出崔南善为代表的近代“韩国学”思想框架来自日本的近代主义进步主义思想。中纯夫以《朝鲜阳明学的特质》为题,讨论了朝鲜阳明学的特质。大桥健二以《日本阳明学的受容与展开——山田方古的“收敛”与熊泽蕃山的“无好恶之心”》为题,探究日本江户时期儒者山田方谷和熊泽蕃山思想的当代意义。
在“阳明事迹考”板块中,郑朝晖以《王阳明的“广西事件”》为题,讨论了阳明的“广西事件”。张宏敏以《“回首江西亦故园”——王阳明与江西关系考论》为题,考察阳明和江西的关系。在“文本辑佚与考证”板块中,黎业明以《王阳明十篇“制义”文字略述》为题,考究《可仪堂一百廿名家制义》中十篇阳明的作品。王学伟以《王阳明“制义”佚文十一篇》为题,考究了《国朝大家制义》所录十一篇阳明制义。
“阳明心学探寻”板块中,萧平以《白沙心学中的自然概念探微——兼与道家自然概念比较》为题,探讨了陈白沙的“自然”概念。孙德仁以《五百年来良知学的历史境遇与学理进路》为题,反思五百年以来良知学的历史境遇。“阳明后学研究”板块中,刘泽亮以《陶奭龄的心学思想——兼论与刘宗周的思想差异》为题,指出陶奭龄心学思想和刘宗周思想的差异。涂可国以《李贽责任伦理思想管窥》为题,探究李贽的责任伦理思想。“珞珈山空中杏坛实录选登”板块中,林桂榛以《孟子心性论的天道理路》为题,阐释孟子心性论的天道理路。蔡恒进以《人何以构建理念世界》为题,对“认知坎陷”进行反思,探讨人怎么样构建理论世界。
《阳明学研究》第六辑内容分为“先秦儒家心性思想研究”、“阳明心学探寻”、“阳明后学研究”、“东亚阳明学”、“清代心学研究”、“现代新儒学研究”、“文本辑佚与考证”等板块。
本辑特刊以《论萧萐父的学术思想与交游——以20世纪80年代致韦政通书信为中心》为题,探讨了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交游。“先秦儒家心性思想研究”板块中,郭齐勇以《天人关系论说要义及其启示》为题,指出天人关系论说的要义,有助我们走出现代性所带来的困境。张京华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命题的哲学意义——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开端》为题,探究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命题的哲学意义。秦平以《<尚书>中“德”的概念及其政治哲学意蕴》为题,指出《尚书》“德”的政治哲学意蕴。张晚林以《论作为圆教文本的<中庸>》为题,指出《中庸》的圆教文本性质。
在“阳明心学探寻”板块中,潘朝阳以《阳明心学中的知性问题商议》为题,指出了阳明心学中的知性问题。邹啸宇以《胡宏核心政治理念及其生成机制析论》为题,探讨胡宏的政治理念。袁永飞以《从现代学术视野看朱熹与王阳明的本体分歧》为题,指出了朱熹和阳明的本体分歧。在“阳明后学研究”板块中,陈寒鸣以《张居正与阳明后学》为题,指出了张居正和阳明后学的关系。刘芝庆以《“心地开明,道在现前“——罗近溪的良知、生活与良知之学》为题,探究了罗近溪良知学的生活和经世思想。黄敦兵以《从道德救治到制度重建——明清之际经世观念的义理诠释进路刍议》探究了明清之际经世观念的义理上的诠释进路。
在“东亚阳明学”板块中,申绪璐翻译了荒木见悟先生的《阳明学的后退——论聂双江的思想》,佐藤炼太郎以《左派王学的经世济民思想——以王艮与李贽为中心》为题,探究了左派王学的经世济民思想。陈晓杰以《“阳明学“与”东亚“以及”近代日本“》为题,指出了阳明学在日本所起作用的两极分化的评判需要再评估。在“清代心学研究”板块中,徐仪明以《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心”“性”“诚”的伦理思想研究》为题,探讨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伦理思想。郭晓丽以《论倭仁的身心修养观》为题,探究了倭仁的身心修养观。刘克稳以《“亦诗家之霸统也“——王夫之对李梦阳诗学思想的整体批评》为题,探讨王夫之对李梦阳诗学思想的批评。胡栋材以《明清之际的”性习之辩“及其当代意义重省——以陈确、王夫之、方以智及颜元为例》为题,探究明清之际“性习之辩”及其当代意义。
现代新儒学研究”板块中,黄丽生以《徐复观论象山心学的实践性格——与牟宗三的比较》为题,探讨了徐复观对象山心学实践性格的观点。王巧生以《熊十力习心论发微》为题目,探究了熊十力先生的习心论。在“文本辑佚与考证”板块中,彭树欣以《江右王门王钊文献辑佚》为题,考证了阳明后学王钊的文献。丁为祥以《知“评“论”人“:做一个真诚、坦荡的人文研究者》为题,认为要知“评”论“人”,做真诚坦荡的人文研究者。
总之,在《阳明学研究》中,刊出的论文对阳明心学思想进行了多视角、多方法、多层次的分析,体现出阳明思想在当代深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阳明学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心学研究平台,已经成为学术界广大作者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思想阵地。(通讯员:吕经纬)